一、TWI的准备知识 
 
1、什么是TWI 
 
    TWI(Training Within Industry)即为督导人员训练,或一线主管技能培训;是一套针对生产基层主管设计的成熟课程,被欧、美与日本等先进国家广泛应用。 
 
2、制造业领袖对TWI的评价 
 
    TWI培训被认真并持之以恒地实施着,成为企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基础。 
——丰田汽车公司人才开发部部长加藤功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变化,工厂的一线班组长需要拥有基本的管理技能,从而适应环境。出于对人性的尊重以及科学的研究,TWI代表的生产主管技能在日本广为应用成为其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日本经济低迷时期,TWI得以广泛应用于日本。此外,日本工业界亦大力的推动了TWI在整个亚洲的应用。 
   从1950年开始,日本产业训练协会担负了在日本推动TWI使命。60年过去了,我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希望TWI培训将成为全世界的趋势。 
——日本产业训练协会(JITA) 
 
TWI由美国在二战时期开发。其实是工业工程的一种变形:车间里进行教导一线员工的老师就是生产主管。但是二战之后TWI在美国立即消失,而是在日本被重新启用并由此奠定了丰田的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丰田进一步将TWI衍生并与丰田生产系统进一步结合。同时TWI也被进一步传播到丰田以外的公司,并且成效显著。通过有规律的培训让主管们承担培训员工的职责,这是多数精益生产实施中缺失的一环。 
——Jeffrey K Liker 密歇根大学《丰田之路》作者 
 
3、TWI产生的背景与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航运局紧急舰队急需制造大量船只,因为造船工人数量10倍的增长,只能招收到大量没有任何经验的工人,而这些人亟待培训,所以他们实施了一项支持造船工人的紧急培训。 
   查尔斯·艾伦曾是个专业的导师,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展并演说了他的有效指导4阶段的方法观点。所以当时艾伦被紧急舰队要求领导培训项目的建立,给船厂的工人们提供大量的培训。 
   可以说查尔斯·艾伦是TWI的先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急需战争产品供应。很多公司收到了对于现有和新产品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渐渐地这些订单已经超过了这些公司的响应能力。很明显地,如果美国参战,这样的情况将更加严重。TWI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成立,组建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工业专业人士网络,向军需品制造商传导宝贵的方法,帮助美国提高生产水平以满足各个工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并已经证明其给美国在世界大战中提供了无价可估的工业支持。 
   他们当时的培训就是用查尔斯·艾伦发展的方法,并将这个方法发展成为了TWI服务方法。 
   TWI是在第二次大战结束时由美国俄亥俄州引入日本。 曾在美国战争期间担任TWI指导员的Lowell Mellon领导这一项目。他的工作是在日本教导TWI课程并同时实施倍增原则。 
   Mellon和另外三个指导员一起用了6个月,培训了35个“指导员大师”并给倍增原则奠定了基础。在Mellon离开后,一些政府的机构继续在日本工业中传播TWI培训。截止到1995年,大约已经有100,000个 TWI认证的指导员。这个数字并不能如实反映接受培训的人数,因为很多接受认证培训的指导员在培训后回到了他们自己的公司去建立公司内部的TWI项目。比如丰田公司就实施了TTWI,即丰田TWI(Toyota Training Within Industry)。 
   许多现在经验丰富的日本公司执行长都是战争期间的年轻的学者,他们那时开始负责重建他们的工业。他们受过培训并受到了TWI项目的影响,把传播这些方法作为他们一生的职业,TWI在日本工业管理中的渗透以及影响直到今天还在继续。 
 
4、TWI培训的重要性与内容 
 
    企业中的一线管理人员(我们称之为“督导者”),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状况。TWI培训通过班组长角色转换、工作教导技能、改善技能、用人技能和工作安全等方面对一线管理人员进行教导,使之能够高效指导一线操作员工,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达到生产效率提高、品质改善、成本控制的企业目标。 
 
 
 
5、TWI的特点 
 
□高度定型化、标准化,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 
□把现场的问题和实习素材带入教室,通过讨论和实际操作进行,具体,实践性强;   
□比起知识更强调技术,比起“应知”,更重视“应会”。  
□讲义通俗易懂,有速效性,易于执行。  
 
6、企业班组长的现状 
 
□生产技术型     (依靠救火的方式工作) 
□盲目执行型     (态度强硬、传话筒) 
□大撒把型       (得过且过缺乏责任) 
□劳动模范型     (勤恳务实缺乏领导) 
□哥们儿义气型   (感情用事缺乏原则) 
□恐龙型         (霸道,我一切我说了算) 
□受气型         (不敢说,经常遭上司斥责) 
□魅力型         (个人魅力、魄力型) 
□公关型         (沟通能力特别强) 
□领导型         (只说不做,真领导) 
 
 
二、班组长角色的定位 
 
1、班组长的位置 
 
 
 
    在制造中,生产现场是一切工作的基点,而现场管理人员处于整个生产系统中的枢纽位置,掌握着作为公司生命线的现场的生杀大权,对他们进行教育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关键! 
 
2、班组长的现状 
 
班组长的产生: 
 
 
期望和职责: 
 
 
培训的必要性: 
★自身能力欠缺 
★负有培训责任 
★提高自身能力 
★增强职场资本 
 
我们与TWI: 
   TWI是一套针对我们班组长进行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科学的培训方法,是企业生产管理不可缺少的法宝。 
 
 
 
3、班组长要掌握的知识 
 
 
 
4、班组长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