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一听到质量管理,可能会有人觉得是非常难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质量管理其实是最接近实际,最容易有印象的概念。     首先,听到质量,马上会想到什么?     质量的定义如下:     质量就是一种判断产品或是服务,是否满足顾客需求或使用目的的性质或性能。 也就是说,高质量就是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或是使用目的的产品或是服务。     那么质量管理的含义是什么呢?     质量管理就是为了能够制造满足顾客的需求或使用目的的产品或是服务,而进行的活动。     质量管理,是从英文的Quality Control翻译过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质量管理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初在美国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主要含义是按照设计制定的规格进行生产。但是1950年之后,在日本,质量管理的概念有进一步升华,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满足顾客需求的含义。     现在,在生产制造现场可认为质量管理是按照设计的规格进行更合算的生产,提供给顾客。     历来,质量管理的最基本就是检查,因此很多公司认为,质量管理=检查。     质量管理由于是从英文的Quality Control翻译过来的,因此简称为QC。1980年开始,全日本的生产制造业开始推行的质量管理活动,也可以简称为QC。     QC小组活动,主要是在出现不良品的时候,进行改善的小集团活动。 1.2 质量管理的历史    质量管理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展,不光日本国内,海外也有各种推进方式。但是,为了能够正确的理解品质管理的本质,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背景。以下做简单的说明。     正如上面讲述的一样,质量管理的广义范围,除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使用目的之外,还包含生产过程的经济性,设计部门的信赖性,成本和交货期,以及像ISO9001认证等。但是其最根本还是以生产制造为中心,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的历史  
年  | 相关主要事件  |  1912  | F.W.Taylor  《科学管理法的原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  1926  | Bell  研究所   W.A.Shewhart   管理图  |  1934  | W.A.Shewhart 《工业制品的经济性管理》  |  1935  | E.S Pearson  《关于工业标准化及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的应用》  |  1941  | Bell 研究所 的统计检查表 E.S Pearson 书的译本出版,军工厂导入质量管理  |  1946  | 美国开始指导日本企业进行QC  |  1949  | 实施工业标准化法(JIS)  |  1950  | Deming博士第一次来日本  |  1951  | 成立Deming奖  |  1954  | Juran博士 第一次来日本 通用电气(GE)提出生产保全(PM)  |  1961  | 通用电气提出的TQC 日文版出版  |  1962  | QC本部成立 美国提出零缺陷(ZD)运动(1963年GE采用)  |  1965  | 日本开展ZD运动  |  1971  | 日本开展TPM  |  1987  | ISO9000-ISO9004  
 
 |  
  
 
 
 TQC・TQM ①TQC     TQC,Total Quality Control的缩写,含义是综合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QC),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或使用目的为目的,制造部门按照设计进行生产,提供给顾客的一种管理。但是,只有制造部门,往往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因此,必须要公司各部门(销售部、产品开发部、采购部、人事部等),全部参与。     以制造部门为中心的QC活动,扩展到全公司各部门、全员参与的活动,就称之为TQC。为了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并且能够顺利推进,就需要企业高层的大力支持。    主要的组织架构可分为质量方针、目标、政策的设定和全部门・全员参与的QC小组活动。 ②TQC・TQM的历史     TQC是1950 年,由美国费根鲍姆博士在通用电气提出倡导的活动。标识着QC由生产制造部门扩展到公司各个部门。     在日本,引进TQC之后,有公司领导带头,实现全员参与。并且深入到成本管理机交货周期管理,并逐步演变为日式的TQC。     而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是美国引进日式TQC,从Control转变为Management而改称为的TQM。  
③QC小组活动的主要方法   日式TQC使的QC活动的范围扩大的同时,有逐步提出了“QC7大工具”、“新QC7大工具”、“QC问题解决方法”等。这些方法被普及,得以重视,并应用到各类改善活动中去。 (4)QC小组活动 ①QC小组活动的含义   QC小组活动就是公司全部门,全员参与的小团体改善活动。   随着日式TQC的推广的同时,QC小组活动也得以推行。在TQC中,QC小组活动占有重要的一个位置。   在日本,很多企业不仅仅是口头上提出TQC,在实际的生产中也大力推行QC小组活动。通过QC小组活动,使全体员工保持问题意识,逐步进行改善,为日本企业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作为TQC一部分而进行的QC小组活动,一般是以公司的方针为基础,设定目标,开展实施。之前很多企业都是在工作时间外进行QC小组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劳动环境的改变,很多企业逐步改为时间内进行。     另一方面,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增加,非正式员工的使用,很多企业的QC小组活动,已经达不到预期效果。对于这类公司,为了让员工要保持高度的问题意识,建议进行定期的区域改善项目。 ②QC小组活动的留意点    印象中,QC小组活动,一般是以现场操作员工为中心进行的。在这里,对比美国的QC活动。     美国的QC,主要是以质量管理的专家为中心开展的。而日本是以现场管理者和操作员工为主。这就是日本独有的QC小组活动。    不能说由专家引导QC,进行改善是不对。最好的方法还是全员参与,提高问题意识,进行逐步改善。而企业管理者就需要为创造这样一种工作氛围为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