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模型建设 昨日已阐述做好5S的必要条件:目的清晰、定位精准、套路无大纰漏,今日以5S为例,研究如何搭建管理模型。 管理模型推进有点复杂,特别是前期资源的准备,如保障资源的组织架构设计,上下通畅的沟通机制,宣导内容,项目各阶段的培训课件,正规格式的项目企划案,项目启动的策划案,以及“领导重视”资源的获取,都未做介绍(仁者见仁,资源准备讲的是一个时机),本推进计划主要侧重技法和套路,值得学习!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王树功老师早在2011年的分享(那时我刚入行一年多的样子),以时间为轴,控制整个5S工具的导入进度和模型完善。本次由于时间较短,未能系统展开此模块,故只分享了一个推进计划(如下)  
   
  
5s推进大计划(王树功老师讲解,Bill编写,由于部分内容不便编写,不能完美的展现整个过程)
 |  序号  |  |  |  |  |  |  1  |  |  |  | 确定会议方式、方针、组织架构、活动目标(明确我们公,哪些人做司要做什么 
  |  |  2  |  |  | ①、洗澡活动,给工厂还原一个最新的环境,看的见的,看不见的,都要扎扎实实的推; 
  ②、顾问师对5s组织人员讲解5s知识及如何在现场推行; 
  ③、制定要与不要的标准; 
  ④、不要物品的处理流程(根据价值设定的分层审核); 
  ⑤、班组长对员工的培训,每天班前会,3-5分钟,用现场变化的案例,告诉员工哪些是要的,那些是不要的,让员工明白什么是整理。 
  |  |  3  |  |  | ①、将第二周的整理活动纳入日常的管理中,导入红牌作战(每天都做不是每周才做); 
  ②、周六5S专员抽查每个班组的员工2-3名,对整理活动了解多少/什么是整理,哪些要与不要; 
  ③、评价体系的建立。 
  |  |  4  |  |  | ①、让每一个工位,每一个员工分析工作当中是否随时会产生废弃物; 
  ②、车间以班组为单位,推进专员以车间为单位做好相关台账; 
  ③、分析台账,找出哪些能消除并通过改善从源头进行消除;不能消除的考虑是否可以减少,怎样减少;不能减少的转出的标准是什么,用5W1H制定相关处理流程; 
  ④、用整理出来的成果开展一次评优活动(改善案例的发布) 
  | 整理活动时养成员工的素养活动,素养不是推行出来的是活动中培养出来的 
  |  5  |  |  | ①、每一个工位做一个标准在制,明确物料是否按时间需要的; 
  ②、什么样的库存用什么样的标准,开展培训活动,对班组长、员工组织考试(培养全局把控能力); 
  ③、整理活动的专项发布,邀请公司一把手参加发布会,发布会应体现出高水平、高标准; 
  ④、巩固结果,制定下一步推进措施。 
  | 在本环节中整理、整顿、素养、清洁都做了,不要刻意区分出来 
  |  6  |  |  | ①、对整理活动过程中的定期整理,随手整理,按时间整理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持续改善; 
  ②、对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标准进行固化,培训。 
  |  |  7  |  |  |  | ①、整理出前期目视化标准; 
  ②、通过目视化对物品进行管理(防错),对物品进行控制(硬件改造); 
  ③、物品+名字+通道+区域+看板+宣传(操作)。 
  |  |  8  |  |  | ①、定物料、定高度(从安全质量角度出发),什么样的物品,什么的频次; 
  ②、导入定点摄影活动,每个班组寻找一个脏乱点,定时定点(每周六)观察并拍摄照片进行看板展示,一般持续一个月。 
  |  |  9  |  |  | ①、成果发布会(个人、班组),总结前期推进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②、制定企业内部的目视化手册,保持现场和实际操作的一致性,用目视化手册对员工开展培训,导入维持阶段。 
  |  |  10  |  |  | ①目视化手册的培训 
  |  |  11  |  |  |  | ①、给每个班组配发合适的清扫工具并定置; 
  ②、划分清扫责任区,制定车间(班组)区域管理图,达到每一个区域都有目视化标准,室内外所有区域责任到人。 
  |  |  12  |  |  | ①、问题立项、改善、奖励; 
  ②、改善过程制作 
  ③、成果发布,制定标准。 
  ④、下一步改进计划 
  |  |  13  |  |  | ①、对前3S进行反省,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改善。 
  |  |  14  |  |  |  | ①、机制中纳入高层领导,分层制定检查频次,具体方法可自定。 
  |  |  15  |  |  | ①、红牌作战:让员工发放红牌,员工自己寻找问题点,管理人员负责解决问题(树立员工主人翁感,体现尊重员工); 
  ②、互挺模式: 
      A、高层带队+职能部门参与,到现场解决问题;B、车间之间互挺寻找问题;C、车间内部班组间进行互挺活动;D、车间分为多个区域进行互挺活动; 
  ③、做一次系统评优活动,严格按标准进行。 
  |  |  16  |  |  | ①、对前期推行3S不到位的地位进行优化(如培训)。 
  |  |  17  |  |  | ①、通过开展5S知识竞赛,5S知识猜谜语等活动让员工觉得开展5S活动有意义; 
  ②、制定与员工行为标准(至少推行一个月); 
  ③、每月开展专项活动,导入工具。 
  |  
  |  
  
 
 个人观点: 
①模块工具覆盖度很高,从知识层面上说是一个完美的模型体; 
②工具的应用亮点很多,“互挺活动”很好的挖掘了人性,且每周都有新活动,新主题,让人感受到5S活动的魅力; 
③项目整体推挤思路特别适合咨询公司,能够在获得足够多资源的情况下开展,所以一定是在建模型,而不是推工具; 
④推进思路清晰,但以周为单位进行项目推进,员工群体难以跟上节奏,所以时间应该是可以调整的,否则会从走实转向走虚; 
⑤推进幅度偏大,做宣传、做策划、做阶段性项目总结、汇报,效果展示,没有必要搞的非常隆重,暂时是可以撬动如此多的资源,后期会难以为继,难以建造模型的自循环体系; 
⑥每一阶段推进的节奏可以快,但是每一阶段的成果固化要预留充足时间,沉淀不是一个手册,几页标准就搞的定的,重要的是沉在员工心里去,让大家认这个标准; 
⑦此推进计划,是一个比较完美的推进套路,只要掌握了各个环节的要点,比较容易成功,但推行成功后的固化阶段未做说明,没有在最后项目阶段性成功后引入微利模型,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改革运动,暴风骤雨般来去匆匆,没有微利驱动,难以实现模型的自修复; 
⑧此推进计划不完全适合于各类公司,建议各位根据需要选择性推进,实现目的就好! 
  
 
搞笑一下: 
2011年时的想法:简直太牛逼了,以后5S推进再不愁了,马上准备一套和推进计划相关的资料。 
时间会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很多老师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希望不吝指导。 
 
明日分享5S推进中常遇到的几种问题,基本结束5S分享环节,技术上的环节基本没有讲,也没办法大篇幅的来讲,作为实践类课程,等本期“工作4年心得”整理完成后,然后慢慢研究各类技法。 
  
实践管理摇篮:建造一个可以开放交流的平台,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您掌握管理思维,管理套路和管理方法,邮箱jiazhiguo20080808@163.com; 
您的关注是我们坚持的最大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