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4581[/attach]
第二天,首先确定目标和方向,经团队成员研究讨论,决定将白料带机械手机型做为这次改善周的样板机型。这天任务很多,主要有:确定改善目标、换型时间观测、换型人员路线观测、历史换型数据分析、现场浪费点观察、换型工具物品清单统计、现状换型过程分析、头脑风暴/改善公报、新的换型流程初步建立、品质首检过程分析等,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所有任务都圆满完成。
我们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在现场发现了很多可改善实施的问题点。根据实施策略、行动计划和可改善的问题明确了这次改善周的思路和方向。
工作人员按照思路开始行动了,首先要对现有换型流程进行录象分析、路线分析、首检流程分析、头脑风暴等发现改善点(第二天的改善内容)。现有的换型录象分析如下:
[attach]4582[/attach]
由上得知,光移动距离就30次,合计347米,用时727秒,据此提出主要改善思路如下:
序号  | 主要改善思路  | 
1  | 2名技术员同时换模,内部动作并行作业,减少移动次数,简化内部动作  | 
2  | 质检员在线首检,优化检验流程,加快检验速度,优化外部动作  | 
3  | 规定作业员在换模时的工作内容,将部分内部动作转为外部动作  | 
4  | 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将内部动作转为外部,如:洗模、备模、备工具、准备吸盘、上吊环等  | 
同时,我们现有的首检也是要等技术员调机完成后,再送检至IPQC处进行检验,首检流程一般要滞后30分钟左右。由此也针对首检流程滞后的问题,设计了新的首检流程。
新流程的优势:1、检验时间与调机可并行,缩短换型时间。由改善前的总时间(含换型及检验)73.96分钟缩减至25.67分钟,增加设备有效作业时间48.29分钟。2、制造不良品风险降低,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5分钟。3、异常处理响应速度大大加速。
实现新流程所需的相关资源: 1、检验车;2、掌上电子天秤;3、相应检具及物品的增加。
要想实现快速换型,另一方面也需将准备工作全部提前完成,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份准备清单,在进行准备工作时逐一划勾确认,确保准备工作无误,节省准备时间,同时也就是节省了换型时间。
[attach]4583[/attach]
第三天,主要是对第二天所设计的新流程、改善思路和可改善实施问题点进行改进。录象分析如下:
进程  | 换型时间(分钟)  | 操作次数  | 移动次数  | 检验次数  | 等待次数  | 
改善前  | 58.63  | 24  | 30  | 1  | 3  | 
改善后  | 25.67 (含首检)  | 17  | 7  | 1  | 1  | 
减少  | 32.96  | 7  | 23  | 0  | 2  | 
目标40分钟已实现并达到,并已进行5S方面的工作,此次“改善周”活动已圆满完成
| 欢迎光临 精益大本营 (http://www.leantps.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4 |